卦指

遍匈

129、影响井斜的因素有哪些,其中哪些起主要作用?

影响井斜的因素有地质因素、钻具结构、钻井技术措施、操作者技术水平及设备安装质量等。其中地质因素和下部钻柱结构起主要作用。

130、井身质量指标主要包括什么内容?

答:井身质量指标主要包括井底水平位移(定向井为靶心距)、全井最大井斜角、井眼曲率和井径扩大率。

131、简述满眼钻具防斜基本原理。

满眼钻具一般由3—5个外径与钻头直径相近的稳定器和一些外径较大的钻铤组成。这种钻具防斜原理是:A刚度大,与井眼的间隙小,在大钻压下不易弯曲,能保持钻具在井内居中,减小钻头倾斜角,从而能减小和限制由于钻柱弯曲产生的增斜力。B.在地层横向力的作用下,稳定器能支撑在井壁上,限制钻头的横向移动,同时能在钻头处产生一个抵抗地层力的纠斜力。C.在垂直或接近垂直井眼中,满眼钻具能保持刚直居中状态,使钻头沿着铅垂方向钻进。在增斜或减斜地层中,满眼钻具能够限制井斜的增大或减小速度,使井眼不至于出现严重狗腿或键槽。

132、稳定器对满眼钻具组合影响因素有哪些?

一时稳定器与井眼的间隙;二是满眼部分的长度;三是满眼部分的刚度;四是井壁支撑状况。

133、简述满眼钻具钻进中注意要点。

①下井前认真检查稳定器和钻头尺寸;②以快保满,已满保直,钻进中采取强化措施,快速打井;③合理选择钻压,均匀送钻,在地层岩性变化时调整钻压要及时;④钻遇地层交界面,应加强划眼,防止出现狗腿;⑤开眼要直,注意测斜。

134、写出一种Φ311.1mm井眼常用塔式钻具组合?

Φ311.1mm钻头+Φ228.6mm*3根(或1柱)+Φ203.2mm钻铤*6根(或2柱)+Φ158.8mm钻铤*9根(或3柱)+Φ127mm钻杆。

135、试分析钟摆钻具组合稳定器安放位置需考虑因素。

稳定器的安放位置是钟摆钻具的技术关键。如果安放偏低则减斜力小,效果差,如果安放偏高,则稳定器一下钻铤可能与井壁形成新的切点,使钟摆钻具失效。稳定器安放的理想位置可以认为是在保证稳定器一下钻铤不与井壁接触的条件下尽量提高些,当钻铤尺寸较大,在同一钻压下钻具发生弯曲后的切点位置比小尺寸钻铤要高一些,因此稳定器也应随之安放高一些,以增大钟摆减斜力。钻压对稳定器的位置影响很大。当钻压增大时,切点下移,稳定器也应随之下移,否则会在稳定器以下形成切点,这就是常使钟摆钻具失效的原因之一。反之,钻压减小时,切点上移,稳定器也应上提,以发挥钟摆钻具的作用。井眼斜度也有影响,斜度大,在钻具自重作用下易于井壁接触,因而切点相对低些,稳定器位置也应随之下降些。另外,随着稳定器与井眼间隙增大,稳定器位置也要响应下移。这是因为在相同钻压下,间隙较大,稳定器的效果越差,若间隙过大时下部钻具也容易与井壁形成新的切点。实际工作中,稳定器的实际安放位置应比理想位置低5—15%.

136、简要说明满眼、塔式、偏重钻铤钻具组合在防斜打直中的作用。

满眼钻具只能用于防斜,不能用于纠斜;塔式钻具一般只用于防斜而不用于纠斜;偏重钻铤组合既可用于防斜也可用于纠斜。

137、简述喷射钻井的实质。

在一定的机泵条件和井深结构、钻具结构等条件下,按井段优选排量(缸套直径)和喷嘴直径;在较高的泵压下使泵功率充分发挥,合理分配,使钻头压力降及钻头水功率占总泵压及泵功率的一半以上。使用新型钻头,改善井底流场,提高水力清岩效率,使水力作用与机械破碎作用相结合,提高钻速与钻头进尺。要求喷速大于100m/s,冲击力约为3kN。使用优质轻钻井液和固控设备,采用0.60.8m/s的低返速。其中,泵功率的充分发挥、合理分配至关重要,是喷射钻井的关键。

138、喷射钻井中射流速度和动压力如何分布?

答:(1)射流的速度和动压力分布在初始段内,射流的速度V0和动压力P0在等速核内是不变的,而等速核外任意截面上的射流液体质点的速度和动压力均是向边缘衰减的。(2)在基本段内,沿射流中心轴线上速度和动压力均是衰减的,基本段内任意截面上的速度和动压力均是中心高,向边缘迅速衰减。边界上的速度和动压力均为零。

139、喷射钻井对射流水力特性有何要求?

1)射流的扩散角越小越好;(2)射流的等速核越长越好;(3)喷嘴的流量系数越大越好。

140、喷射钻井射流有哪三种水力作用?

1)是净化井底消除重复切削;(2)是保持和扩大预破碎带裂缝;(3)是直接水力破碎。

141、如何达到充分清洗井底的目的?

要达到充分清洗井底的目的,只有增大冲击压力梯度和漫流速度,即只有增大射流速度,减小喷射距离,使射流产生的漫流速度尽量可能大,才能更好地克服重复切削和泥包现象,提高机械钻速。

142、与转盘钻井相比,井下动力钻具有何优点?

主要优点是:机械钻速较高,钻柱工作条件得到改善,因而钻具事故少,工作寿命长,还可采用较便宜和轻质钻杆,而且克服了旋转钻柱的功效消耗,更适合打定向井、多底井及进行修井等特殊作业。

143、螺杆钻具主要有哪几部分组成?

主要有旁通阀、液马达总成(定子和转子)、万向轴、传动轴总成和驱动接头组成。

144、螺杆钻具下井前需做哪些检查?

1)检查钻具、稳定器外径尺寸、长度、直径等几何尺寸是否符合钻井工艺的要求,旁通上的定位槽和弯壳体上的定位槽是否在同一条线上(一个工具面内),并绘出草图作好记录。

2)用提升短接把螺杆钻具吊上钻台下入井内,旁通阀置于转盘以上易于观察的位置,卡瓦把钻具卡牢,卸去提升短接,用锤柄或木棒向下压住旁通阀芯从上部向旁通阀内注满水,试旁通阀应不漏水,水面无明显下降,然后挪走木棒,阀芯弹簧应弹起复位,所注水应从配套方面各阀均匀流出,既旁通阀工作正常。

3)螺杆钻具在安装钻头之前,检查马达的轴承间隙。方法是测量轴承短接下端与钻头上端之间的的距离,测量时要进行2项工作:第一项是在马达自由悬吊的条件下测量;第二项是把马达全部重量坐在钻盘上重复测量。测量的2个距离就是轴向间量,记录这2个测量结果。作业完毕起出钻具后重做这2项检查工作,以便测定作业期间轴的磨损量。

4)安装钻头时,严禁用大钳或液压大钳咬螺杆钻具的传动轴,允许用链钳转动螺杆的转动轴,而且只能顺时针旋转(俯视旋向),严防螺杆钻具内部螺纹的松开。

5)接上方钻杆后,下方螺杆钻具使旁通阀置于转盘面以下,开泵逐渐提高排量直到旁通阀关闭,这时螺杆钻具应有明显的抖动。上提钻具观察钻头是否转动(时间不宜过长),此时通阀处于关闭位置,钻井液不会从旁通阀阀孔流出。操作过程中应避免钻头与井口防喷器、井口喇叭口接触碰撞。停泵后注意观察旁通阀是否再次打开,使钻井液从旁通阀阀孔排出。泵完全停止之前,不要把旁通阀提到转盘面以上,防止钻井液液流伤人和污染转台面。

6)螺杆钻具入井之前,检查定向接头的定向键是否与螺杆钻具的高边工具面线在同一平面内,若存在误差,应仔细丈量角差以免定向施工时造成误差。再装钻头过程中,应牢记钻头接头相对于马达壳体旋向为俯视逆时针方向。严禁逆时针(反向)转动转盘或用转盘旋转上紧马达以上的螺纹等,否则会造成螺杆钻具内部零件发生松螺纹或脫螺纹现象。

145、螺杆钻具下钻中有何注意事项?

1)司钻下钻时要控制下钻速度,以防螺杆钻具被井眼中的砂桥、井壁台肩、套管鞋所损坏。当下钻具遇阻需要划眼时,应开动转盘(防止定向)控制下划速度。另外,如果下钻速度过快,从钻头水眼中进入的钻井液会使螺杆钻具马达的转子反向回转,有可能造成螺杆钻具内部螺纹松开。

2)对于深井和高温井,下钻过程中要分段开泵循环,以防止钻头水眼堵塞或井下高温先期损坏螺杆钻具的定子。下钻时钻井液若不能迅速地通过旁通阀阀孔流进钻柱中,应减缓下钻速度或及时向钻柱内充灌钻井液。

146、螺杆钻具钻进有何技术要求?

钻进前首先要把堆积在井底的岩屑或其他沉淀物清理干净,清理时要开泵并慢慢地转动钻具。井底清理干净后,再把螺杆钻具提离井底0.30.6m,校对并记录立管压力值,重新下入井底并缓慢地施加钻压。当马达压降增加时,马达的扭矩与立管压力值随之升高。这个压力升高值应符合各型号螺杆钻具规定的马达压降值,反映了马达的负载是否正常和施加的钻压是否合适(钻进泵压一循环泵压十马达负载压降)。司钻只要合理施加钻压,控制立管压力值在所用螺杆钻具推存的钻压范围之内即可。在钻压的选择上应该注意:相同规格的螺杆钻具与牙轮钻头和PDC钻头配合使用时的额定钻压是不相同的。PDC钻头所施加的钻压要比牙轮钻头小,操作时要均匀送钻。当钻井进尺较慢时超钻压钻进会使螺杆钻具先期损坏。

147、定向钻进有哪些技术要求?

1)锁定转盘,接单根或接方钻杆时,井下钻具均不能转动。

2)若停泵中断钻进作业,应将钻头提离井底至少5m,上提下放活动钻具,活动范围应大于5m,严禁定点转动转盘循环,致使钻具在燥4斜点或井斜角较大的位置,受交变应力的作用而发生疲劳破坏,酿成断钻具事故。

3)接单根时,为了防止动力钻具内部螺纹倒开,不得用转盘卸螺纹,不得任意转动转盘,所接单根必须用双钳紧螺纹。

4)钻井参数要和动力钻具推存使用的参数一致,司钻要操作平稳,送钻均匀,密切注意钻压的变化,防止溜钻或吊打;钻压、排量可根据实际施工需要,按定向施工人员的技术措施进行调整。

5)司钻要密切注意泵压变化,泵压升高立即停泵上提,开泵检查,泵压正常后再下放钻进,泵压下降应立即报告钻井技术员或值班干部。

6)随钻定向时,每钻一个单位,测量并记录一次井眼数据,包括井深、井斜、方位角和工具面。

148、简述增斜钻具组合工作原理。

由于近钻头稳定器与上面相邻稳定器之间的钻铤较长,在钻压与重力的作用下,钻铤容易发生弯曲,使钻头向井眼高边倾斜,对地层进行不对称切削,从而产生增斜效果。

149、简述说明扭方向过程中装置角所在象限对井斜方位的影响。

装置角对井斜和方位的影响规律是:Ⅰ象限,增斜增方位;Ⅱ象限,降斜增方位;Ⅲ象限,降斜降方位;Ⅳ增斜降方位。

朕村貧匯鐙和匯鐙

井幡侭嗤-利大凍儺嶄伉